网站首页 | 部门概况 | 党建工作 | 督察督办 | 规章制度 | 办事指南 | 吉大年鉴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工作 >> 学习之窗 >> 正文

中共吉首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办法

作者:发布日期:2018年03月06日 16:43点击: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及今后高校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号)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湘发〔20177号)等文件精神,特制订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组织领导

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组织领导。成立吉首大学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

长: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副组长:分管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的校领导

员:学校党委委员、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二级党委(党总支)书记

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设在党委组织部和党委宣传部。党委组织部负责学校党的建设日常具体工作的贯彻落实,党委宣传部负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具体工作的贯彻落实,党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分别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加强思想理论引领和价值引导

3、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提升师生员工思想政治素质为着眼点,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切实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全体师生员工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落实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主学习行动计划,切实抓好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有计划地组织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社科理论骨干等力量针对性地做好深层次的思想理论问题辨析解答,引导全体师生员工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中国道路,正确认识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与脚踏实地。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师生员工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加强国家意识、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纳入日常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提升师生员工道德素养。加强典型示范,组织评选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以及大学生年度人物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建设,构建和谐、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大学校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健康向上的大学文化,引导师生员工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5、加强文化自信教育。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文化自信。大力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湖湘文化、湘西民族文化通识课程建设,扩大其覆盖面。在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及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文化内容。组织开展礼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戏曲进校园、读经诵典等活动,扎实推进“双百工程”。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推出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本土民族优秀文化开放课程。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深化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湖南红色文化以及学校艰苦奋斗史学习教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优良品德。充分利用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公祭仪式以及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6、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认真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提高教师素养,适时组织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训,开展公开课观摩,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任职资格制度。创新教学方法,开展专题式、案例式、研讨式教学,倡导集体备课、集体评课,实施教学攻关行动。组织评选优秀教案、优秀案例和微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和实践教学,合理设置教学规模,推行中班教学、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严格落实课时规定。按规范要求建好、用好一批稳定的校外教学基地,确保实践教学覆盖所有学生。定期邀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干部、社科理论界专家来校为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讲座和专题教学。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各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每学期至少为学生讲授一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将其作为年度述职考核的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7、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严格按照教育部2017年颁布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

三、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

8、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认真建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点,增设党的建设二级学科,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下一轮博士点申报重点支持的学科予以建设。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支持培养和引进计划,加大各学科专业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积极推进学术话语体系创新,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本土特色和国际视野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科。在推进“双一流”建设中,重点建设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和专业,5年内,使学校至少有5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和专业进入省内乃至国内一流行业。加大实施与相关部门共建新闻、法学类学科专业计划。建立马克思主义相关领域协同创新中心,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基地建设,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发挥好社会科学基金等课题的重要作用,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9、规范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编审和选用。设立校级教材委员会,统筹全校教材管理和使用。积极组织有能力的教师参加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工作,每年遴选资助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全面落实学校党委对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进行导向和质量把关的责任,严格按照上级要求选用和使用教材,加强对教材选用工作的监督和违规处理。

10、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坚持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相统一,制定和完善符合上级要求、具有自身特点,能够有力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评价标准的实施细则、科研成果评价办法、学术评价方法和优秀成果评选推介机制,建立起适合学校实际的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努力提高学校及各学院学术委员会建设水平,加强党委对学术委员会的领导,发挥好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四、建好管好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

11、严格管理课堂教学。强化教学纪律约束机制,坚持课堂教学守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不得违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宪法法律,不得危害国家安全,不得破坏民族团结。加强课堂教学纪律管理,坚持领导听课、同行听课、教学督导听课制度,健全课堂教学学生信息员制度,完善课堂教学监督网络。强化课堂教学正确的政治方向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类课程教学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

12、规范管理校内各类思想文化阵地。全面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和读书会、学术沙龙等的引导管理。坚持“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制度,严把人员、内容、场地等关键环节,凡是没有履行报批手续的,除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外,财务处一律不报销相关费用,宣传部一律不安排记者、不进行宣传报道。依法依规管理和使用境外基金,以及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学校的活动,防范和抵御境外意识形态渗透。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严禁在学校和师生中散发宗教出版物和宣传品、传播宗教和发展教徒、设立宗教场所和组织宗教活动。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加强对学校校报、广播电视、新闻网站以及学报规范管理,加强对内部出版物管理,严禁主办和印刷没有经过审批的内部出版物,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全面实施校园网使用实名登记制度和用户责任制度。加强网络舆情收集研判,规范师生自媒体管理。做好重大活动和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的网上舆论引导,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五、加强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建设

13、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教师是育人的主体力量,积极引导所有教师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要求塑造教师形象,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教师师德师风考评制度和机制,考评结果与绩效分配、评优评先、职称晋升挂钩,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校级校规的,坚决依法依规及时处理。加强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依靠老教师做好传帮带,切实提高青年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

14、健全教师评聘和评价考核体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健全教师引进、职称评聘、业绩评价和考核体系。把师德规范要求纳入教师发展的各个环节,实施师德“一票否决”。

15、配齐建强专门工作队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要按照这一身份定位选配适应岗位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人员,并将其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完善选拔、培养、考核和激励机制,按照不低于1%的比例选配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人员,每个学院配备1名专职组织员。按照1:200的比例要求配备专职辅导员,力争在3年内配备到位。同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多途径选配满足学校实际工作需要的懂维语的少数民族辅导员。按照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按照1:4000的比例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必须至少担任一年辅导员以及一年班主任并经考核合格。选聘校内名师兼职担任辅导员或班主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职业化建设,实施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办法,职务(职称)评审实行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各种保障制度和定期轮训制度,进一步发挥好老同志参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的积极性。

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

16、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深入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各级领导要主动深入基层、深入师生,解疑释惑、排忧解难。要研究新形势下学生思想特点,贴近学生实际,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他们的人格修为影响带动学生。加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既成为知识的传播者,又成为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引路者。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增强各民族学生的团结互助,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和中华民族意识。

17、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联网上线。积极参与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和湖南高校自媒体联盟建设,启动并做好“易班”等新应用推广行动计划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建好“亲马在线”,创建一批网上党建园地、网上党校、网上论坛等平台,在新媒体上适时发布一批贴近大学生的新媒体文化精品,利用“两微一端”及时推送思想政治教育微产品,将思想政治教育成果(项目)、校园文化建设成果(项目)纳入学校科研成果(项目)统计、职务(职称)评聘和评奖评优范围。发挥青年教师和学生骨干作用,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壮大学校网络舆论引导力量,唱响网上主旋律。

18、加强实践育人。整合各类实践育人环节,构建统一规划、分层实施、分类管理的实践育人体系。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提高实践教学比重。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加有利于提高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各类实践活动,坚持不懈地做好“万名师生走进武陵山”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区域的德育资源,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德育实践。把学生志愿服务和德育实践纳入学分,纳入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

19、积极主动解决师生实际问题。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关心关爱师生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和谐融洽的人文校园。健全学业困难、生活困难学生的帮扶机制和帮扶体系,实施精准帮扶。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和危机干预机制,实施积极预防和主动干预。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及早制定科学的自身人生发展规划。积极帮助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解决生活方面的合理诉求,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20、积极发挥团学组织作用。切实将思想政治引领贯穿共青团各项工作,推动服务型团组织建设,加强学生会、研究生会建设,充分发挥好团学组织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引导、服务和联系,选派政治合格、品德优良、甘于奉献的指导教师,对于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给予必要的工作报酬,对于成绩突出的给予适当奖励。大力支持学生社团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严格实施大学生社团登记和年检制度,规范日常活动,促进有序发展。

21、健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单位及个人年度考核、各级党组织党建述职评议、学科专业评价和教学质量年度报告的重要内容,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鼓励各学院、各单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各二级单位党委(党总支)书记抓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考核结果公开,并与学校年终绩效分配挂钩,对履行责任不力、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长期薄弱的,追究相关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

22、强化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以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性和实效性为导向,积极探索具有吉首大学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深入推进“立人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造“立人教育”品牌。结合学校学生构成特点、地域特点,突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民族性、地方性和时代性,探索具有吉首大学自身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倡导各学院结合自身实际,实施“一院一品牌”工程,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七、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23、强化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发挥好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学校党委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依法治校的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和维护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重要干部任免、重要人才使用、重要阵地管理、重大发展规划、重大改革方案、重大项目安排、重大资金使用、重大评价评奖活动、年度财务预决算、年度工作计划等必须经党委集体研究决定。党委书记履行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监督检查上级及学校党委有关要求和决议落实情况。其他党委班子成员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结合业务工作分工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积极争取增加党委委员职数,按照中央要求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统战部长进入党委班子。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成立共青团工作指导委员会,坚持党建带群建,把党的工作融入群团组织活动之中,引导他们联系服务、团结凝聚师生的桥梁纽带作用。

24、发挥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进一步强化各学院党委的领导作用,学院党委要切实履行政治责任,在学院建设发展中把好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推行党政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党员院长一般应同时兼任党委副书记或党委委员,党员副院长一般应进入党委班子。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和健全学院党政议事制度。

25、强化基层党建工作。按照上级提出的原则和要求,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优化党支部设置。实施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教师党支部书记一般由教研室主任或行政负责人兼任,按照有关规定将其党务工作计算工作量。充分发挥好学校党校作用,定期开展党支部书记轮训,新任党支部书记必须参加上岗培训。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话谈心、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执行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确保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加强在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尤其注重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发展党员。加强党员日常管理,及时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加强基层党组织考核,对班子履职不力、党内组织生活不健全、不发挥作用的基层党组织,要通报批评,限期整改转化。

上一条:中共吉首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的实施意见
下一条: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实施方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