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政策研究>>政策研究>>正文

吉首大学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2017-07-08 15:28  

吉首大学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20162020年)

“十三五”时期是学校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内涵、提升实力、彰显特色的关键时期,更是建设湖南省一流大学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时期。为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期间学校的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增强学校发展的科学性、前瞻性与战略性,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制定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湖南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湖南省全面推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湖南省教育强省十三五规划》,我校《关于全面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和第六次党代会报告,编制本规划纲要。

第一篇规划背景

一、“十二五”发展取得的成绩

“十二五”期间,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大大提升。

(一)办学层次实现新跨越

2012年,学校成功获得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4年,获得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商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目前已有博士后进站开展科学研究;2015年,设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并建立了首个院士工作站,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学校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办学规模呈稳定扩大趋势,本科生在校生规模从2011年的15706人增加到2015年的19275人,研究生在校生规模也从692人增加到923人。

(二)学科专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新增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5个,其中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建设校级重点学科12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7个;新增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获得湖南省高校 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位居湖南省属高校前列。获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15个。新增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全校本科专业由46个增加到78个,涵盖了所有学科门类。获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3个,省级大学生校企合作培养示范基地6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3个,省级优秀实践教学基地11个。

(三)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专任教师队伍中,博士和在读博士增加到365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179人,高级职称增加到664人,其中教授170人。学校现有博导10人,硕导294人;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26人,选派了5批次94人赴海外培训。新增“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7人,省“百人计划”2人,省“121人才工程”人选20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4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4人,宝钢教育基金奖获得者1人。新增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五一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实施“俊彦125人才工程计划”,首批遴选第一层次人选5人。

(四)人才培养质量取得新突破

获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省级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获得首批“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校”称号;硕士论文抽检100%合格,新增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3篇,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评估获得优秀;学校成为湖南省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承担了全国12所院校的预科生和新疆“协作计划”、新疆吐鲁番双语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培养任务;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教师“国培”计划;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等各类竞赛中连年取得佳绩,获省级以上奖励265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40项,省级特等奖4项、一等奖253项。具有吉大特色的“立人”素质教育品牌逐渐形成,“问道”“立人大讲堂”“立人读书沙龙”等已经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五)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

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975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109项,国家社科基金85项;获得科研经费1.15亿元;获省部级自科成果奖46项,社科成果奖37项,获授权专利406件;累计在SCICSCDCSSCI等高级别刊物上发表、转载文章3121篇;出版各类专著402部;学报社科版先后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核心期刊(扩展版)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自科版被评为“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

(六)服务地方达到新高度

学校对接国家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略,设立了武陵山发展研究院等机构,成立了服务地方领导小组。深入开展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区域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等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重要决策咨询。学校先后与地方政府、企业签订了500余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出版发行了中国首部《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蓝皮书,在全国引起重大反响。出版了中国首套“土司文化研究”丛书,助推永顺老司城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湖南省人民政府予以高度肯定,授予学校多位专家一、二等功;深入开展了湘西州“十三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大湘西乡村旅游、生态文化旅游等研究,承担了“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编制等重大项目;作为主创人员策划编导了被誉为“湖湘文化的精品,中华文化的精品”的大型旅游演艺节目《魅力湘西》;在区域特色资源猕猴桃、杜仲、大鲵、葛根、柑醋、矿产品与金属材料加工利用开发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产学研成果,带动百余家企业发展,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发展和贫困农民脱贫致富,产生了巨大经济社会效益。

(七)开放办学开拓新局面

学校先后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等多所国外高校开展了友好合作,与台湾朝阳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北京联合大学、苏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新增对口支援高校湖南师范大学,成功与中山大学实现联合培养本科生。积极争取湘西州、张家界市等地方政府的支持,取得了一系列政策、项目与经费方面的支持。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实现了张家界学院的规范办学与快速发展。校友工作步入又好又快发展轨道,在联系校友、汇聚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建设发展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八)条件建设取得新成效

经费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十二五”期间共获“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专项资金1亿元,获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1.38亿元,获上级政府部门其它专项资金1.93亿元;争取省财政化债专项资金2.85亿元,学校3.5亿元的负债全部化解,办学经费得到大幅度增加。

校舍面积新增6万平方米,投入8100万元,完成民族预科综合教学楼、综合实验大楼、张家界校区运动操场、11栋学生宿舍等基建项目,实施了张家界校区综合实验大楼、张家界校区图书馆扩建工程和临床医学综合楼,实施了教职工安居工程,公租房、安置房已经交付使用,经济适用房已开工建设,修建了教职工活动中心和教工食堂;投入近亿元,分批次对学生宿舍进行了全面维修升级,对图书馆、学生食堂、教室及水电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由1亿元增加到2.3亿元;图书文献资料(含电子图书)增加到260万册;大力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通过寻找合作伙伴的方式,从中国工商银行寻求到3600余万合作资金用于建设我校数字化校园。

教职工人均收入逐年递增;组建了教职工大病医疗互助基金;构建完善了学生资助帮扶体系,先后发放各种奖助资金1.36亿元;开展校园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美丽校园建设得到师生好评;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完成了高校保卫公安体制改革和保安服务外包工作,获准为湖南省首批“平安高校”建设单位。

(九)党建和法制建设取得新成绩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总要求,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了《吉首大学章程》《吉首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成立了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教授治学,着力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加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管理;建构大思政工作格局,大力实施具有吉大特色的“立人”素质教育,打造了一批思政教育品牌,思政理论课获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大学生“三下乡”活动连续获团中央表彰,学校被评为全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建设,学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但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高水平学科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高端科技创新、内部治理能力体系和条件建设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

(一)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学校的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都有赖于高水平人才,与省内外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相比,我校专任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高水平教学科研人才严重不足,全国知名的学科带头人偏少,部分学科人才断层问题比较严重。学科之间教师结构性差异比较明显,应用型学科中“双师型”教师欠缺。高级职称年龄结构有待优化,正高职称中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例偏低。年轻博士教授不多,35岁以下的博士有33人,占博士比例的18.44%45岁以下的教授23人,仅占教授比例的13.53%

1  吉首大学专任教师教授、博士年龄分布表

年龄段

34岁以下

35-39

40-44

45-49

50-54

55-59

合计

博士

33

40

47

32

26

1

179

比例

18.44%

22.35%

26.26%

17.88%

14.53%

0.56%

100.00%

教授

0

5

18

50

77

20

170

比例

0.00%

2.94%

10.59%

29.41%

45.29%

11.76%

100.00%

(二)学科整体实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十二五”期间,我校省级重点学科只有5个,有突出优势和特色的学科较少,尤其是应用性学科发展相对滞后,学科内涵建设有待提升,学科专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学科支撑专业的力度仍然不强,学科与专业统筹发展、良性互动的机制还不健全,学科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尚没有进入ESI学科领域前1%的学科;目前学校还未正式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单位资格,仅依托“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进行博士招生,硕士学位点覆盖面较窄,专业硕士学位点数量有限,学位点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学位点动态调整的长效机制还未形成。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和承建国家级平台的能力还较弱,原创性、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科研成果和国家级的成果奖数量较少;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仍需完善

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适切性不高,一些专业的办学观念和方式还需进一步转变,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健全,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有待深化,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有待健全。学生社会诚信观念、创业创新意识、技能和素养教育还需进一步强化。

(四)内部治理能力体系有待完善

制约学校进一步跨越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需进一步破除;多校区办学的管理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管理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学校资源配置和使用的效率有待加强,人、财、物的合理配备及科学高效流动机制尚不完善,人尽其才、财尽其效、物尽其用的高效局面还有待加强,资源有偿配置使用的机制还未形成;目标管理的考核评价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投入产出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办学条件建设仍需改进

区位劣势、办学经费不足、教学与生活设施陈旧、办学空间不够等问题仍然存在;信息化资源建设滞后,信息化服务支撑能力有待提升;基本办学条件距离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要求尚存明显差距。

三、“十三五”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和优势

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显著,我国倡导创立的亚投行和“一带一路”倡议构想将对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塑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这将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这种大开放、大合作、大交流的不断深化,将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从国内环境来看,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四个全面”战略的总体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的强力引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全面实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计划的启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的有效实施,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和中财资金的大力扶持,这都是学校发展千载难逢的大机遇。

从省内和区域环境看,我省“一带一部”战略的构建,教育强省战略的全面落实,以及对湘西地区扶贫开发的高度重视,为我校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政策机遇,加上武陵山区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还较滞后、宏观格局尚未成型,我校作为武陵山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具备了争取各级各类政策和外部发展环境的绝对优势。

从学校自身实力来看,经过多年积累和持续快速发展,我校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具备了相当的发展规模,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备办学层次,在省内外具有较高办学声誉,基本奠定了在全省和武陵山区高等教育格局中的重要地位,这是我校实现进一步跨跃式发展的良好基础。

(二)面临的挑战与困难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服务的迫切需求使高等教育的不适应性更加突出。高等教育发展如何更好地对接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成为当今高校发展面临的普遍性问题。

二是全国和全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即将掀起新一轮高等教育格局和教育资源的重新调整,能否快速抢占先机下好“先手棋”,将对我校今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三是高等教育发展竞争日趋激烈,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对高校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周边地区同层次同类型高校异军突起,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人才不济、资源短缺、财力不足、结构矛盾、地域劣势、基础薄弱等困难和问题依然牵制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篇战略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对接国家和湖南省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布局和新要求,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常态。抓住国家民委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吉首大学的契机,着力推进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坚持“平民大学”办学理念,树立“文化立校、学科强校、质量兴校”意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强化特色和质量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努力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和服务武陵山区脱贫攻坚两大发展战略,为将我校全面建成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始终把依靠“人”、培养“人”、为了“人”的问题放在学校事业发展的首位。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把培养出政治可靠、身心健康、学有所成的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学校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注重对教师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给予师生员工持续的关心和全面的关怀;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的利益,切实优化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切实改善教职员工福利待遇。

(二)质量优先原则

树立质量优先意识,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确立质量价值观,自觉树立以质量求生存、谋发展的理念。以科学严谨的态度、高标准的质量意识认真抓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每一个过程和环节。

(三)“双一流”导向原则

对接国家和省“双一流”建设计划,以一流学科建设促进一流大学建设,以一流大学建设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发挥整体优势、激发活力、汇聚优质资源,打造一流的师资、培养一流的人才、产出一流的成果。

(四)特色发展原则

立足长期以来形成的深厚办学积淀,主动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积极对接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紧密围绕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新需求,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特有的办学资源,集中优势突出个性、打造品牌,走特色发展之路。

(五)改革创新原则

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强动力,发展与改革高度融合,相互促进。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抓质量、重内涵,出狠招、出实招,通过重点部位和关键领域的顶层设计和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激发活力、突破重点、带动全局,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三、发展思路

突出“人”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营造谋事业、求发展的浓厚氛围,通过创新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塑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建设一流的师资;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树立品牌意识、效益意识,着力于内涵建设。对接国家和湖南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建立创新驱动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出一流的科技创新成果。紧贴国家发展战略新形势和新要求,面向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关键技术,以省部共建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为契机,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突出优势,继续走特色发展之路。深入实施“人才集聚工程”“学科强校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科技创新工程”“内部治理工程”“文化建设工程”“开放办学工程”“民生改善工程”,全面推进学校转型发展。进一步统筹协调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的关系,条件优化与内涵建设的关系,规模、结构与效益的关系。通过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创新机制,瞄准关键、聚焦重点、协同推进,戮力同心、久久为功,着力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度和贡献度,着力提升学校的开放度和知名度,切实推动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

四、战略目标

(一)总体发展目标

到“十三五”末,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机制等方面取得显著突破,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培养出一批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合格人才;建成若干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学科,个别学科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学术造诣深厚、在某一领域成就卓越、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的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建成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通过组建强有力的科研团队,建设一定数量的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承担一批事关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重大项目和关键技术创新;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服务地方能力显著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原创性、突破性的科技创新成果,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社会反响的服务地方的标志性成果。学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文化立校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十三五”建设,力争将学校全面建成综合实力在省内名列前茅,特色优势学科在国内领先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二)分类目标

1、学科建设

力争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建成23个省内一流、国内领先学科,68个在省内乃至国内有重要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学科,30个左右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培养20名省级重点学科和学术带头人,60名校级重点学科和学术带头人;积极发展专业硕士学位,力争专业硕士学位点达到8-12个,研究生规模力争超过2000人。

2、专业建设

按照“控制数量、优化结构、加强内涵、打造特色、提升质量”的建设思路,着力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加强专业群建设,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开展专业评估,强化专业改造,建立与完善专业办学预警和退出机制,到“十三五”末,招生专业数量控制在65个以内。新增专业主要面向工科、医学、应用性文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深入推进专业综合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培育优势,打造特色,“十三五”末,建成10个左右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专业,20个左右在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专业,建成一批高水平学科支撑的满足地方需求的特色专业群,形成文理医工各具特色、传统优势专业和应用性新兴专业融合发展的办学格局,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持续竞争力。

3、学生规模

稳步扩大本科生规模,大力发展研究生和留学生教育,积极增加预科和独立学院招生,不断拓展继续教育领域,使各类在校学生总量稳步增加,“十三五”末在校全日制学生35000人左右(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5000人、独立学院学生6000人、研究生2000人、留学生100人、预科生1000人),继续教育各类学生8000人。

4、师资队伍

“十三五”末,专任教师规模达到1200余人(其中博士460余人、教授240余人),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严控规模、注重质量,着眼于学术大师与领军人物、学术骨干、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积极参与国家和省重大人才工程,力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人才计划和创新团队、“芙蓉学者计划”的新突破。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高端人才支持制度,全面实施以“俊彦学者”计划为主体的多层级人才支持政策体系;有序推进青年教师“博士化、国际化、双师化”,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重点引进“985”高校且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博士,大力扶持40岁以下的教师晋升正高职称。完善人才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改革校内分配制度。在全校形成人尽其才、才得相当的良好人才发展生态。

5、办学条件与资源配置

进一步用活用好西部大开发政策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政策,积极争取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资金和中财资金,积极吸纳社会资源参与办学,充分发挥基金会的作用,广开财源筹措学校办学资金,力争学校办学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优先保障教学科研经费,逐步提高教职工的收入和福利待遇,显著改善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进一步加强与合作银行的沟通衔接,积极利用外资基本完成智慧校园建设,显著提升学校运行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完成征地500亩及其建设,进一步调整各校区学科专业布局,争取实现“一院一楼”,大大改善院系行政办公条件。进一步完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校内公共资源的共享共用、高效利用,稳步探索资源的有偿使用。积极推进财务管理改革,严格预算管理,实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评价和责任追究的闭环管理。

2  十三五期间学校事业发展主要规划指标

项目名称

规划指标

项目名称

规划指标

学科建设

省级重点学科

810

专业建设

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

5-8

省级一流学科

23

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

10-15

国家级人才计划

3550

省级二等及以上教学成果奖

12-15

省部级人才计划

80100

本科专业数

80-85

国家级团队

35

科学研究

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

57

省部级团队

152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00120

国家级平台

23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120130

省部级平台

2025

年均科研经费

30003500万元

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创新团队

10-13

四大检索论文

550600

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17-20

学术著作

150

专业学位硕士点

6-8

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

300

省级就业创业基地

10

科技成果转化

100

人才培养

本专科生离校就业率(年均)

本专科生最终就业率(年均)

85%

95%

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

1200

研究生离校就业率(年均)

100%

教授人数(其中40岁以下教授人数)

24050)人

本科生考研率(年均)

10-15%

博士人数(其中35岁以下博士人数)

450150)人

硕士生考博率(年均)

5%

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

5-8

四六级过级率(年均)

65-70%

省级及以上教学团队

10-15

办学条件

年事业收入(万元)

50000

学生规模

本科生

25000

生师比

181

硕士研究生

2000

校园面积(亩)

2800

博士生

50

校舍面积(平方米)

72

留学生

100

教学行政用房(平方米)

26

独立学院本科生

6000

运动场地(平方米)

12

预科生

1000

学生宿舍(平方米)

29

继续教育各类学生

8000

仪器设备总值(元)

38亿




图书资料(册)

300




图书馆面积(平方米)

61




第三篇发展任务

未来五年,为实现建成省内一流高校,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一流学科,我们将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深化综合改革,发挥创新驱动,推动转型发展,强化内涵建设,重点从八个方面努力推进学校校持续、快速发展。

一、实施“人才集聚工程”,构筑人力资源高地

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必须有一流的人才队伍,而建设一流的人才队伍必须有一流的人才管理政策。“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坚持“双一流”建设导向,贯彻“法治人事、规范人事、创新人事”理念,进一步强化“人才强校”,加强人才团队建设和师德建设,如完善“俊彦”系列人才计划,大力引进和培养高水平教学、科研和管理人才,深化绩效管理与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对人才的管理与服务,形成人尽其才、才得相当、高水平人才不断冒尖涌现的良好局面。

(一)构建完备的人才支持体系

建立良好的人才支持计划体系是培养和引进高水平人才的重要政策支撑,学校今后将主要实施下列人才支持计划:

——领军人才计划。围绕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制定特殊政策引进和培养重点领域的领军人才10人,力争共享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千人计划”、芙蓉学者等国家和省人才支持计划有实质性突破,支撑一流学科建设。

——“俊彦学者”计划。完善“俊彦”人才体系,制订政策分批、分层面向校内外选聘30名左右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学术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给予优惠待遇,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构建优秀学科团队。

——青年人才培育计划。制订相关政策,着力引进和培养50名创新意识强、有开阔学术视野、良好学术功底和突出学术业绩,35岁以下的博士和40岁以下的教授,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在实践中锻炼成长、脱颖而出,建设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科人才梯队。

(二)加强人才绩效管理

科学的绩效管理与考核评价机制是促进人才快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为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积极性,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人才绩效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改革人才评价机制。根据国家政策、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利用好职称评审的自主权及其指挥棒作用,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学术权力,建立和完善职称评审、人才计划评审及其他人才项目评价机制,在职称评定中建立分类评价机制,科学量化评价指标,注重人才评价的硬指标,突显人才评价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公正性,引导高级别、高质量的项目和教学科研成果大量涌现,促使有真才实学的高水平人才快速脱颖而出。

——加强绩效考核评价。建立一套科学的人员年终绩效、人才计划项目、学科带头人、其他教学科研平台负责人、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等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推行单位绩效考核项目管理与考核机制,明确各部门、各类各级人才的责、权、利并通过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相结合使三者达致统一,达到提高各部门、院系管理效能、激发全校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充分挖掘和发挥人才潜能的目的。

——建立职员等级制度。树立人员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思路,积极探索管理岗位职员等级制,实现管理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为调动各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学校将配合人才支持计划政策和人才绩效管理,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确立科学的分配原则。以贡献、能力和责任为分配依据,以调动人才积极性、挖掘人才潜力为目标,遵循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及鼓励多做事、做好事的原则,坚持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改革分配方式和分配结构,结合学校办学效益和财力情况稳步增加教职工收入。

——改革薪金制度。建立合理、公平、多元的多层级薪金制度。对高层次领军人才实行协议薪酬制,对人才支持计划实行项目管理制,对其他教职工实行职员工资制;建立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奖励津贴制;对高职称高学历人员、重点学科带头人及方向带头人、重点教学科研平台负责人等特殊人才实行特殊津贴制;探索兼职岗位津贴包干制。

二、实施“学科强校工程”,切实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流学科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基础和前提,建设一流学科必须有科学的学科建设机制和高效的学科管理制度。

(一)突出重点学科建设

——学科攀登计划。根据省一流学科建设相关精神,积极探索学科建设实验区,通过大投入、大建设、大倾斜、大创新,重点培育2-3个有特色、高水平的学科冲击省级一流学科,8-10个学科冲击省级重点学科。

——学科培育计划。继续推行校级重点学科建设,除攀登计划之外,遴选一批有一定学科实力、学科发展趋势较好的学科,分为校级重点学科和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两个层次进行培育建设。到“十三五”末,培育2530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二)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学术带头人建设。学术带头人包括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方向带头人,将学校人才支持计划政策与学术带头人的遴选和培养结合起来,采取特殊政策加强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学术带头人。

——学科团队建设。加强学科方向凝练和学科成员归队工作,加强学术带头人对学科建设的规划与组织管理,根据学科建设规划引进和培养学科梯队,学校人才引进和人才评价在同等条件下向重点学科建设倾斜。

(三)强化学科管理

——加强学科结构调整。根据国家战略特殊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以市场对人才需求为导向,克服多校区办学的不利影响,按照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的规律,优化学校布局和规划,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和学科方向。在继续保持和巩固传统优势学科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应用性和新兴交叉学科。

——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围绕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继续引导和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建立多学科合作研究的引导、激励机制,积极寻求新的学科增长点。建立学科之间交流互通机制,加强优势学科群建设。进一步发挥学报助推学科建设、教学改革与科研工作的作用,努力提升办刊的质量和水平。

——建立学科带头人负责制。明确学科带头人负责制,确立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科带头对本学科进行建设与管理的自主权力。明确学科带头人责、权、利,并使三者有机结合。加强对学科带头人的考核,实行“能上能下”的学科带头人考核机制,对学科带头人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培育公平竞争、科学考评、制约激励、择优汰劣的学科带头人竞争激励机制。

——加强学科管理。一是加强学科建设规划,建立健全学科建设与管理制度;二是理清学院(部)与重点学科之间的关系,落实学科建设自主权;三是推行学科建设责任制和目标管理;四是加强学科建设的检查和评估;五是各学科建立成果奖励制,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六是加强学科平台的建设、管理与考核,各级各类平台建设应优先向重点学科倾斜,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图书资源、网络信息平台共享制度。

三、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按照“控制数量、优化结构、加强内涵、强化支撑、打造特色、提升质量”的原则,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提升水平和质量,培养出适应性强、创新力强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

(一)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

紧跟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人才需求,密切关注国家高考制

度改革动向,结合学校两地办学格局,综合调整学院和校区分布,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

——优化专业结构。着力专业结构调整,合理优化校区专业布局,大力发展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医学、土木建筑、机械材料、应用性文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重点加强大数据信息类、医药康复类、土木建筑类、机械材料类、商贸旅游类、文化艺术类、数理金融类、教育类、生态环境类和公共管理类等专业群建设。

——理顺管理体制。按照分类指导、分类发展、分类管理、分类评价,积极探索大学院(或大学部)管理体制,开展专业办学水平评估,改造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传统专业,建立与完善专业办学预警和退出机制。

——控制专业数量。将学校招生专业数量控制在65个左右。

(二)深入推进专业综合改革

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主动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以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途径,以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重要环节和关键要素为改革重点,全面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和综合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与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机制,积极推进学分制、弹性学制、导师制、分流培养等教学管理改革,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政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探索建立跨学院、跨专业交叉培养学生新机制,探索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探索有效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融合的激励政策及机制。

——打造品牌专业。重点支持卓越计划、特色优势专业、综合改革专业建设,分类推进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明确专业定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突出实践育人,完善管理体制,凝练专业特色。培育一批优势品牌专业,建设省内一流专业。

——强化学科支撑。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将学科优势转化为专业优势,从优势专业培育出优势学科,强化协同创新,做到校内与校外协同,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协同,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协同,不断提升办学实力。

——专业办学国际化。推动医学类专业、工程类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认证,加强与国外知名高校的联合办学,推动教师国外定期访学与培训,推动学生国际化培养。引入国外优质的在线课程资源、原版教材和一定数量的国外教学名师,提高专业办学的国际化水平。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分类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和新机制,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积极发挥实践育人、创新育人的作用,

——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中关村软件园深度战略合作,协同开展区域大数据人才培养,改革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让学校教师走进企业,请企业的讲师走进学校,让学生进入一线企业接触最新的知识技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围绕武陵山区行(企)业需求,对接国家专业认证要求和行业标准,与中软国际、湖南建工集团等龙头企业共建工科类专业,深度融合、协同育人,以能力为导向,强化实践培养,让学生到企业一线完成“实战式”培养。

——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适应国家医疗体制改革需要的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国家医学专业认证要求,深入推进医教协同,深化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积极推进医教联盟建设,整合大武陵山片区的中心医院资源,建设吉首大学医学临床教学附属医院群,完善医学教育管理体制与机制,助推大医疗健康业提质升级发展。

——师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师范专业改革计划,以师范技能培养为核心,以校校、校政合作为抓手,推动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大力提升师范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合格的中学教师。

——应用性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育专业办学特色和优势。

以国家卓越农林(园林)、卓越医生培养计划为引领示范,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抓好国家卓越农林(园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创新校地合作培养卓越园林复合应用型人才新模式,抓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加快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

(四)深化创新创业教育

结合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提升学校“立人教育”品牌,推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工作。建立学校创新创业就业学院,推动创新创业课程进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搭建学校创新创业平台。坚持把优势科研资源的势能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动能,实现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坚持科研平台与教学平台相结合。学校各级各类实验室全部面向本科生开放。系统打造创业教育新模式。扎实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逐步构建和完善了市场导向的创业课程体系,实现了从本科到博士、从新生到毕业生的创业教育全覆盖。积极建设创业孵化新平台。统筹资源,通过校内互动、校政携手、校企合作,深度扶持学生自主创业。

(五)加大实践教学改革

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实践育人新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积极发挥实践育人、创新育人的作用,着力建设一批与行(企)业共建的协同育人开放共享实践基地,大力加强基础课标准化实验室、综合性或专业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等各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重点抓好国家、省、校三级实践教学项目立项和评估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建设,完善其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

(六)加强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以教学信息化为抓手,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建立与完善学校信息化教学平台,加强慕课、网络空间教学等信息化课程建设,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系列课程资源,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和可视化。加大专业核心课程、新开课程的建设力度,丰富学校专业办学的课程资源。进一步加强特色教材和校本教材的建设力度,建设一批代表学校专业办学水平的系列教材,提高教材建设的质量与水平,扩大教材的影响力和使用范围,推动信息化教学、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仿真实验、在线知识支持、在线教学监测等广泛应用。

(七)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强化教学中心地位、本科教育基础地位和教学投入优先地位。深入推进“立人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为根本标准,建立健全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形成过程与目标、定期与随机相结合评估考核机制,建立校院两级教学质量年度发布制度,加强内部教学质量审计,实现教学质量监控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常态化。加强教学评估工作,注重评估办建设。深化继续教育改革,提升继续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八)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

进一步加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建设,确保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顺利验收并转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以2019年科学学位点合格评估为目标,以学科归队为契机,通过对学位点的动态调整,合理配备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提升科学学位的培养质量。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推进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式、评价方法等与相应的职业资格有效衔接,形成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全面推进导师负责制,以导师的理论基础、研究精神、世界眼光、良好的道德修养来影响学生,以达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严格规范研究生导师的遴选、考核评价机制,对导师队伍实行动态管理。

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切实增强协同创新能力

“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改革科技创新政策,加强科研规划和组织,创新科技评价机制,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大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引导科研人员苦练内功,调动教师提高科研水平和能力,有效利用地区特色资源和条件,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加强科研规划与组织

加强科技创新规划,有组织计划、有意识地瞄准大项目、大成果、大奖项,整合资源,组织大团队,构建大平台,争取大项目,实现大协同,创造标志性成果。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归队建设,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二是做到资源、平台、人和财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建立一种职能部门和学院、带头人和学院领导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跨学科、跨学部、跨机构之间的组织协调机制,全面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切实提高整合科技资源、组织重大科技活动的能力;四是有组织地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和自然科学发展计划,在进一步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同时,大力加强自然科学学科的发展;五是探索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兄弟院校、社会团体合作共建科学研究基地、共同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新模式、新途径。

(二)改革科技评价机制

进一步改革科研评价制度和激励政策,建立以质量与创新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完善以贡献和产出为导向的考核激励和资源分配体系,建立健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分类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整合科技评价和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评价体系。以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来引导和鼓励科研人员苦练内功,潜心科研。

(三)加强科研基础条件建设

要大力发展理工科,必须加大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学校将有计划有组织地集中力量长期进行保障性投入,分批次高标准地进行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科研仪器设备建设。加强实验操作队伍建设,实行专人负责管理,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加强实验室正常运行机制建设,加强共享,高效利用,充分保障教师科研和研究生教学需要,促进高水平科技成果的产出。

(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理顺科技创新体制,建立流动、开放、合作、竞争的科研管理模式,形成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成长机制。明确学科带头人、科技创新平台负责人的责权利,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并发挥其带头和组织作用,明确学院、学科和科技创新平台之间的关系与责权利,真正发挥各级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在全校上下形成崇尚学术、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通过高效的人事政策和科学的科技评价机制等,引导和保证科研人员安心做学问、苦练内功,调动教师提高科研水平和能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和科技创新成果产出的良好环境。

(五)加强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

一是加强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切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科技创新;二是对接和服务国家需求,积极参与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攻坚;三是加强与对口支持高校及省内外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四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六)推进高水平成果转化

一是在组织科研项目的时候,加强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理论研究,提高我校科研人员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能力,做到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制定政策引导科技成果转化,制定科技转化目标,如专利奖、转化数量等

(七)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以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为导向,提升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实施作出更积极贡献。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学科布局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与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基础性理论研究、应用性对策研究和科技创新研究,为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服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的地方智库。在服务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生态文化建设、民族历史文化、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武陵山片区植物、动物、矿产等特色资源利用与开发等方面有新突破,取得一批实质性的成果

五、实施“内部治理工程”,充分激发办学活力

(一)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以全面实施《吉首大学章程》为抓手,建立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依法治校”为基本内容的现代大学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坚持依法治校;进一步落实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制度,实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有效分离和协调运行。

(二)深化治理结构改革

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加快推进教学院系的优化重组,引导和鼓励学院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全面实行校院两级管理,逐步实现由“校办院”向“院办校”转变。建立规范有序的学院治理结构,落实学院在人、财、物和学科专业建设方面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学院责权利相统一,激发学院办学活力。推进校部机关行政管理方式转变,积极将人事权、财权与事权同步下移,提高职能部门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协调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多校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促进多校区协调发展。积极推动张家界学院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积极推进附属医院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积极支持师范学院的内涵发展。

(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深化岗位聘用机制改革,实施新的“定编、定岗、定责”方案。探索实行职员制,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进一步推进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制度改革,充分发挥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政策杠杆作用。深化薪酬制度改革,推进收入与工作绩效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全面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健全效益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活力。

(四)深化资源配置改革

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努力实现教学资源、科研资源、图书文献资源、行政办公资源、体育文化资源等校内的资源共享共用;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成本分担制度,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实行资产管理信息化,建立资源使用效能评估制度和资源配置监督机制。完善多校区图书馆运行机制,实现图书资源共享共用、互通互联、通借通还体系。

六、实施“文化建设工程”,积极彰显大学精神

(一)坚持文化立校

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作用,制定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加强校史校情研究,深入推进以弘扬校训、校风和学校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全体吉大人的价值认同和使命认同,形成吉大人命运共同体,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使“文化立校”的理念深入人心,全面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

(二)铸造文化品牌

继续做好“立人教育”品牌,进一步办好“立人素质大讲堂”“立人读书沙龙”“问道”等品牌活动。加强文化硬件建设,确立校园文化的标志与符号。加强校史馆、黄永玉艺术博物馆、沈从文纪念馆、武陵山生物科学馆、湘西民族文化博物馆、生态民族学博物馆的建设与管理,构筑武陵山片区的文化高地

(三)加强文化辐射与引领

充分发挥学校在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围绕国家及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开展前瞻研究,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积极建设高质量的区域性智库。积极参与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建设成为引领武陵山区的思想重镇和文化高地。

七、实施“开放办学工程”,扩大国际国内影响

(一)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推进特色优势学科的国际合作交流;探索与国外大学在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学生交换、学分互认和互授联授学位等方面的合作。开拓海外教育市场,吸引更多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校学习。积极拓展渠道,大幅度提高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比例,增加学生海外学习及实习经历。设立专门国际化师资培训项目,定期选送优秀教师赴海外培训、进修、访学、攻读学位。

(二)拓展国内合作交流

积极落实国家民委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吉首大学相关协议,深化共建领域,做好共建后续工作。积极寻求武陵山片区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积极做好中山大学等高校对我校的对口支援工作。加强与国内其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拓展交流与合作的领域,丰富交流与合作的成果。充分发挥校友会外联校友、聚合资源、宣传推介的作用

八、实施“民生改善工程”,着力建设幸福吉大

校园民生包括全体师生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十三五”期间,我校将本着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理念,着力建设“智慧吉大”“平安吉大”“绿色吉大”“健康吉大”“幸福吉大”。

——智慧吉大。利用和工商银行合作的契机,进一步加强智慧校园基础平台建设,完善智慧校园基础设施,整合学校各类资源,统筹协调学校各项教学、科研和管理职能并将其数字化,提高学校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建成数字博物馆,加强数据数字信息化传递,健全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把我校建成智慧、集成、高效、安全的数字化管理校园。

——平安吉大。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落实安全责任,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和落实好安防、消防、交通、食品卫生、基建工程等安全隐患的排查机制,加强平安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校园安全与稳定,筑牢师生员工吃、住、行以及工作、学习安全保障网,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平安稳定的校园环境和条件。

——绿色吉大。在实现学校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保护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措施,将环保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在全校各项工作中提倡节俭、高效,让节能减排、爱护环境卫生、提倡绿色出行等成为全校师生的环境素养,同时,在校园规划和建设中强调绿色、环保、美观,打造美丽校园,塑造高尚环境道德。

——健康吉大。全校师生员工的健康是学校建设一流大学、实现跨跃发展的重要基石。“十三五”期间,将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纳入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并融入到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中去。在全校树立健康工作和健康学习观念,建设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完善医疗健康保障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人居环境治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全校师生员工健康。

——幸福吉大。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校园人文关怀建设,引导和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关怀每一位师生员工的良好人文氛围。切实逐步提高教职工工资福利待遇,提升学校各方面管理服务水平,让每一位教职工都能切实感受到获得感、被尊重感和体面地工作和生活;切实改善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学生宿舍条件、餐饮质量,全面提升全校师生员工的幸福指数。

第四篇实施保障

一、规划实施保障

(一)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学校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党的建设的意见》,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依法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规范决策、运行、监督和执行程序,保证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大力加强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实际细化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优秀共产党员“五带头”标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健全理论中心组和各级党组织的学习制度,完善党员学习教育体系,提高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增强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联系群众、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作风,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健全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强化监督检查,完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长效机制。

——积极推动党内民主。健全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进一步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加快推进党务公开,完善学校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和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党代会代表发挥作用的制度和办法。

(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以《吉首大学章程》为总领,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依法治校”为核心内涵的管理构架和有效实现形式,建立健全校内适应现代大学发展需求的制度体系,完善规划实施必要的组织保障。

——坚持教授治学。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依照章程和有关制度,处理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教授为主体的教师群体在教学、科研和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坚持民主管理。推行校务公开,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代会等在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建言献策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民主的议事程序,强化民主管理与科学决策,充分发挥各类学术机构,如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会等在学术事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加强民主建设,凝聚力量谋发展

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学校群众工作,充分调动多方面积极因素,凝聚起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共青团等组织作用。完善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体制机制,推进校务公开。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的意见》,创新工会工作方式,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畅通群众利益表达和协调渠道,提高教职工队伍素质,促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群众组织做好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工作。

——做好新形势下的学校统战工作。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全面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加强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的若干意见》,建立健全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工作机制,做好党外代表人士选拔、培养、推荐和使用工作,支持民主党派搞好自身建设。

——进一步做好离退休教职工工作。坚持“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感情上贴近,生活上照顾”工作方针,进一步健全离退休工作体制,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离退休工作的方式方法。全面落实离退休教职工的政治、生活待遇,努力帮助离退休人员解决生活困难。搭建老有所为平台,发挥老同志的积极作用。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

——加强学校与校友的联系。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发展。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和互动,增强校友的母校情怀,畅通校友参与学校发展的渠道,动员校友以多种方式支持学校发展。

(四)积极拓展筹资渠道,强化财力保障

努力建立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筹资力度,积极拓展筹资渠道,争取更多投入;加强与校友和社会各界的联系,提高社会捐赠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支持学校建设与发展;加快石家冲校区土地与资产的置换,为学校建设筹集资金,支持学校事业发展;创新预算管理模式,合理配置财力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学校财务管理,规范财经行为,防范财务风险;大力推进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创新财务管理手段,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完善财务制度和监督体系,确保学校财务工作健康有序运行;规范采购与招投标管理,加强审计工作,提高资金的有效使用;加强财务队伍建设,整合业务和人力资源,努力提升学校理财能力。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条件支撑

——校园建设。依据国家相关建设标准,对照学校用地、用房现状,合理测算用地及办学用房面积缺额;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结合学科及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测算未来五年的科研用房需要,重点测算满足创新人才培养、优势学科发展及科技创新的需要;服务学校综合改革和长远发展需求,测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通过进一步强化校园建设与基础建设规划,结合学校新征用地和土地资源处置等工作,系统推进校园建设规划,做到校园建筑布局合理,校舍美观实用,校园环境优美。

——实验室建设。根据学校“十三五”期间学科专业建设方向合理布局,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利用国家专项资金、学校自筹资金、社会募集资金等多种方式,按序逐步推进高水平实验室建设;主动承担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服务,与地方政府或企业合作共建高水平实验室或测试分析中心等学科平台;加强对外联系,主动与省内外高水平科研平台建立共享合作机制,争取学科平台横向支持;适当超前、高规格建设,同时,加强高水平实验室的管理,引进或培养高水平实验管理人才。

——基本办学条件建设。根据办学规模和学生数量加强办学条件建设。加强图书资料和场馆建设,建设高水平外文数据库,共享网络信息资源平台,加强图书馆的现代化信息化管理,增强学校资料信息服务能力。加强教学场所和实训场馆建设,加强体育教学条件设施和体育场馆建设,充分满足正常教学需求。整合优化教学、科研、办公场所,积极探索学校行政管理部门集中办公,高端人才有独立工作室。

二、规划实施与监控评估

(一)健全规划组织体系

规划重在落实。推动规划顺利实施,关键在于创新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办学资源综合调控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责任机制、任务分解机制、政策协调机制、宣传动员机制,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统筹各类规划。依据本规划,有关部门要加快制定校园规划、学科规划、队伍规划等专项规划或行动计划,报学校批准后实施;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本单位“十三五”规划实施纲要;加强与年度计划的衔接,充分体现本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确保任务落实。

——明确实施责任。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各部门、院系、单位要切实承担起规划实施的责任,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资源配置导向,高效利用学校资源,积极争取社会资源,确保完成学科建设、教育教学、队伍建设等各项任务。

——强化政策协调。各部门制定政策制度要紧紧围绕本规划目标和任务,广泛征求院系和师生意见,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形成推动规划实施的政策合力。各单位应根据本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对有关政策制度加以修订或调整。政策研究等部门要加强研究分析,推动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制度体系。

(二)完善实施机制

——实施目标管理。学校以“十三五”发展规划为依据,根据学校的使命和长远战略制定关键指标,使全校上下能更加清晰地理解学校的战略目标与工作任务间的关系。同时对关键指标进行目标任务分解,明确每个目标的负责校领导和执行部门,明确目标责任者和协调关系。

各职能部门则根据学校的关键指标制定对院系更有指导意义的具体工作目标和相关支撑政策。各学院则根据学校的目标任务并结合自身发展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设目标和关键指标,以此协调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学院发展目标的关系,使每位教师在帮助所在单位完成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奋斗目标和人生价值。

——健全制度体系。根据《吉首大学章程》,针对工作实际和发展变化的新情况,适时清理、完善规章制度,基本形成从以《章程》为核心的基本管理制度到具体办事规程的层次分明、规范有序的规章体系,促进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

——建立督促落实机制。成立“十三五”规划督促落实机构,建立规划督促实施机制,建立规划实施半年报告制度,每半年向学校党委报告规划实施落实情况,定期编辑《“十三五”规划实施简报》。

——加强规划宣传。组织各级部门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湖南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等文件,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加博大的胸襟,为学校在新时期的更大发展作出贡献。加大对学校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新闻宣传力度,各单位要在内部对规划进行全面传达、组织学习讨论,使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深入人心。

(三)建立健全监测评估调控体系

——健全监督机制。每年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全体会议听取学校工作报告,了解规划执行情况,对下一步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学术委员会讨论规划实施中的重要学术事项,并向学校提出建议,畅通师生员工了解和监督规划实施情况的渠道。

——完善综合考评。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学校调整办学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完善对单位的工作考核,把规划实施情况纳入主要考核内容。

——加强监测评估。加强学科、人事、教学、科研、财务、后勤、图书等方面的统计工作,强化数据集成,做好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对于规划中的重点任务,有关单位要加强评估,并及时向学校报告进展情况。

——完善信息公开。制定相关规章,建立信息公开目录、主动公开信息工作机制、信息公开申请受理机制、新闻发言人制度、信息发布保密审查制度、信息公开内部监督检查制度、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和考核制度,以及社会评议、举报处理等制度。

关闭窗口
 

联系电话:0743-8564200      联系地址:湖南省吉首市人民南路120号
版权所有 © 吉首大学      湘ICP备 05003899
  技术支持:湘西生活网